在新西兰留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250 2024-09-28 02:09

一、在新西兰留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第一个月:哇,风景真好啊!空气好新鲜啊!人们都好和善啊!羊群好可爱啊!哈根达斯好便宜啊!居然还有煎饼果子和韭菜盒子耶!YouTube不用翻墙就可以看了耶!终于可以各种抓宝可梦了耶!

之后: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

好吧只是吐槽下。纽村有三好,好山好水好无聊。安逸,祥和,宁静,也很安全(然鹅也遇到过车玻璃被砸的事情)。相比美国来说没那么有活力,教育水平也许算不上世界一流但也不差。华人不少,不会有太寂寞的时候。

假期可以出去旅游,皇后镇惠灵顿基督城奥克兰库克山特卡波但尼丁陶波汉密尔顿。

其实我来新西兰是旅游的,顺便上个大学。

附一张纽村的夜空。

来纽村两年,拿了本科毕业证(交换),看过漫展,听过演唱会,去了德云社巡演,南岛玩过一大圈北岛玩过一小圈,喜欢骑车去山上看羊吃草,宝可梦let's go发售日起大早去商店门口排队(即使我两个月前就交了全款订金)。除去学习压力之外还是很开心的。

二、在新西兰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首先在新西兰留学,你语言是个问题,如果语言没有问题,在留学了,那么你要有自己社交圈,上课时,跟自己那组的同学一起完成课题,多交一些朋友。这样有利于你未来找工作和学习。中国在新西兰是喜欢找自己的圈子的,很多本地的一些朋友圈群体。也是有利于你在本地生活的。

三、法国巴黎留学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巴黎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最大的感触就是,这真是一座充满惊喜的城市,很浪漫。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我个人在巴黎的生活主要还是以上学为主,所以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可以学习的咖啡馆。假期会和几个朋友骑巴黎免费自行车环游巴黎。

除此之外,巴黎常年组织有意思的各种活动,每年一度的巴黎音乐节,简直就是一个城市的集体狂欢!值得来看看!

四、对新西兰留学是一种什么感觉?

从地缘政治上分析,我的感觉,如果把整个英语系的国家的城市和中国的做比较。 纽约,伦敦,芝加哥是一线城市,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和澳洲悉尼,墨尔本相当于二线,而新西兰的奥克兰相对没那么发达,可能相当于国内三四线城市。

最大城市奥克兰,其市中心只有一个商圈昆街(Queen street)。 奥克兰city center 也小得可怜,连个苹果店都没有, 想买苹果产品需要从澳洲订货,要么就是从经销商手里买。不光是苹果产品,基本上所有新款产品都需要从别的地方调货, 要是赶上有现货就像中了彩票一样。

这边的华人,我认识的有很多都是从淘宝集运买东西。 可想而知这边的老外有多惨。 一般生活用品还是买得到,就是很贵。 因为新西兰毕竟是个岛国,人烟稀少,东西都是从外面运过来,人工费, 运费都少不了。 这边基本上没什么工业, 一个不锈钢的锅卖小一千人民币,还超级不好用。

本人学的是英语文学,觉得有一些名著值得收藏,有时会购买一些纸质书。 一般情况这边纸质书是从Book Deository上面订, 一般2-3周能到货。 价格基本比淘宝贵1.5倍, 没错,贵!但运费是免的,所以我也就忍了。 上次订了一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等了一个月没寄到,应该是丢了,所以申请了退款。 但是马上上课要用, 再从网上订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全奥克兰的转,想找到这本书。 结果把市里所有的一手书店,二手书店都逛遍了都没有。 我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的这么有名的书怎么会没有卖的?他就真的没得卖,最后还是从学校的书店买到的,学校的书店也是刚到货。

当然如果你是个极简主义者,又或是没有什么购物的需要,只是想单纯的来学习,这里还是很适和的,娱乐的活动非常少,让你无处可去,只能安下心来用功。 相对于其他欧美国家,人身安全方面也会让父母放心。 并且这里的大自然体验确实很美妙,这边的环境保护的很好, 非常干净。 很多环境不错的欧美国家的人也都是慕名而来。

这里的气候相当于国内南方,阴冷潮湿,夏天天气最好,但也就三个月。 冬天是真的很糟糕, 一连下个一周的雨很正常。 这边的天气相当多变, 经常从楼上看是晴天,下了楼,出门就开始下雨。 刚把伞从书包里拿出来打开,走了几步,雨停了。。。 这边的天儿就是这么幽默。奥克兰的冬天虽然不会像南岛似的下雪, 但是刮大风下暴雨也是很难出门的。

不过这里的人还是很好的,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例如,虽然是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新西兰人却非常节俭。 超市里买东西, 没有一次性的塑料袋, 都是用布袋。 这边的大学生大部分还都保持着带饭的传统,大学里的休息区都配备微波炉,把饭热完了,三两一群坐到一起边聊边吃,非常惬意。时不时还会光着脚翩翩起舞,性格可基本参照指环王里面的霍比特人。

可能新西兰没有英美那种花花世界热闹, 购物也没有淘宝那样便利,但确实有一种童话般的幽静,并且是个性价比很高的留学选择。如果决定来了就珍惜这段时光, 因为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占用自己宝贵的青春, 过几年就会发现,大学时代可能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几年, 充实的过好每一天才能不辜负自己和父母的投资。

来了如果实在不喜欢,就赶紧跑

五、高中留学新西兰是怎样的体验?

我在新西兰读了三年高中,从y11到y13,2019年底毕业目前在澳洲读牙医

在新西兰的高中三年过得很矛盾,我在新西兰的时候恨不得早点离开这地方,现在离开了又很想回去。

新西兰的高中整体就是一个很放松的氛围,你不给自己压力的话,真的就是温水煮青蛙。我记得我当时为了考医学院多拿点NCEA的credits,我一口气选了6门external的课程(bio,chem,Eng,Eco,Sat,Phy),加上上年跳了一级数学(Calculus),一共有7门课的学分。当时我觉得自己贼牛逼,很开心地告诉老师这件事情,老师第一反应不是开心地表扬我,而是面色凝重的问我“Are you sure?You don't have to put too much pressure on yourself!”他们还苦口婆心地劝我少选点,怕我学习压力太大。??????幸好我当时没听他们的,还是咬咬牙全选了。确实那一年很累,但是也不是挺不过去。这里的老师是怕你压力大,国内的老师是怕你压力少?差别挺大的。

我当时的课表

这里要给新来的留学生一点学习建议,所有的mock都不重要!!!!!算credits的考试才重要!!!!!平时好好考internal,就算你mock考得再差也别慌,平时学懂了,年底冲刺一下就没问题了。我当时上学的时候把精力全放在internal上,mock都没复习过就考,就两门Achieve其他全是NA,但是不慌,又不算学分怕什么。年底狂刷往年的卷子,好好学,照样可以考Excellence。External怎么考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往年的卷子答案看一遍。你会发现题目惊人地相似,答案也相似。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他门的答案抄下来,然后默写一遍又一遍,考试的时候你照样可以用到,只用把内容改一改就可以了。这是新西兰高考的漏洞,只要努力用功,你啥也不会都可以考高分。

internal的话就没办法了,好好写好好学。所以我建议你平时就好好考internal就可以了,那个东西除非你找人帮你代写,不然还是凉。对了你如果不想考雅思,一定要选English,不是Esol!!!!!!!

再回忆一下,我还是很怀念当时学校旁边的炸鸡店和山西面馆的,是真的好吃。新西兰homestay做的饭是真的难吃,天天中午是三明治,我就从来没吃过。学校会有个canteen,里面卖pie和饮料之类的。pie是真的难吃,味道奇奇怪怪的,也不知道外国人怎么吃下去的。于是我们每天中午就有三个选择,1,打电话叫山西面馆的外卖,2,中午不吃饭了等到下午放学了去吃炸鸡,3,直接逃课和我同学(peter)去吃面馆炸鸡,诶嘿嘿嘿。

想起逃课吃炸鸡的日子真的非常青春,和peter每次都要小心翼翼,避着老师和同学走哈哈哈哈。因为我们出校的路上旁边就是一个曲棍球场,那里有很多kiwi同学耍,他们这些人每次见到我们逃课就故意笑着大声叫我们名字,问我们去干啥?我们去干啥?他们比我们清楚哈哈哈哈哈哈。我们每次就说我们有事要出去一下,然后就开始跑哈哈哈哈真好玩。当然他们还是很仗义的,老师上课问我们去哪了他们就说不知道,笑死哈哈哈哈哈哈。

左边那个场地就是kiwi小孩玩的地方

其中山西面馆的回锅肉我念念不忘,给你们看看我当时拍的照片

那味道真是绝了,我感觉我可以吃这个吃一年。在没吃午饭的时候,这个诱惑力特别大,都是它害我逃课的,不是我。(老师,冤枉啊~)

还有还有那个炸鸡也是馋死人,我因为它,在逃课的路上被校长抓过不少次!!!给你们看看这个害人精长什么样!!!!!!

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呢?对了我homestay家的狗子也特可爱。天天在我床上打洞,我也不知道为啥。。。。爱吃爱喝不爱运动的狗子。

上次带它去医院打针,它第一次坐车车,很慌,不停地喘气,老想往缝隙钻但是又被系着安全带动不了,当时真的笑死了哈哈哈哈哈

狗子要去医院打针,慌得一批https://www.zhihu.com/video/1246097992547418112

有了它,确实让我枯燥的留学生活开心了不少~

然后给你们看看我的校服把,我一开始觉得巨丑,后来感觉还好

学校名字被马赛克了,照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长得丑,就不露脸了哈哈哈哈~不过感觉校服还是挺好看的哈哈哈。

先写到这里吧,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回答到问题。就随便回忆一下我在新西兰的生活哈哈哈哈,当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肯定还有很多很多要分享的,今天没空了,等下次有空了再继续~

欢迎点赞关注~拜了个拜~

如有问题,欢迎咨询~

六、在新西兰留学是什么体验?

大学以前都可以在新西兰念,因为很安静治安还不错,适合认真学习,新西兰高中生申请英国美国大学也没任何问题,留学费用还很低。大学不建议在新西兰念,新西兰大学文凭认可度低,学的课程难度和开设的课程广度乏善可陈,大企业实习机会很少。

七、法国留学吃法餐是怎样一种体验?

法国作为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其用餐礼仪也有讲究,那么具体有哪些体验呢?

1.关于餐具

用餐之前,侍者就会根据你的菜品,将所需的刀叉全部放置完毕。

刀具分为四种,分别用来切肉、鱼, 沙拉, 剩下一种用来给面包抹黄油。切肉/牛排的刀比较锋利,而抹黄油的刀是最钝的,拿它来切牛排就尴尬了哦。

叉也分四种,有普通的叉,也有鱼叉、甜点叉,还有一种专门为吃蜗牛设计的蜗牛叉,十分别致精巧,是法式餐具中所特有的。

勺子也分为汤勺, 甜点勺和咖啡勺。 甜点勺形状是长圆形,与喝汤时的大圆形汤匙相区别.。而喝咖啡时搅拌用的咖啡匙,非常短小精致。

餐盘要放在离餐桌边缘一到两厘米的地方, 分为三种. 深盘,用于喝汤;平盘,用于主菜(肉,鱼等);面包盘,一般会放在左前方,用来放面包。装饰盘是进餐过程中自始至终唯一不会被收走的盘子,因为所有的菜盘都是在上菜时放在装饰盘上。

很多时候,每位进餐的盘子两边会各摆三至四副刀叉,但那是最为讲究的一种,一般情况摆上一、两副刀叉就够了。一般的规矩是每上一道菜先从最外面的刀叉用起,随用随撤。

酒杯

通常情况下,杯子都会放在盘子前方。体积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递减:最大的(最左边的)是水杯,然后依次是红酒杯和白酒杯。一般会有至少两个高脚杯,一个盛水,另外一个盛酒,而细长的酒杯是用来喝香槟或起泡酒的。

随餐具一起摆放整齐的餐巾,是为了避免进食时弄脏衣服,用餐间歇或完毕后还可以用它来擦手上、嘴上的油渍。

2.用餐程序

一顿正式大餐要经过很复杂的程序:开胃酒-餐前小菜-开胃菜-鱼-肉类-沙拉-奶酪-甜点-水果-咖啡-干邑酒, 所以花上三至四个小时享用晚餐是非常普通的事。

在西方各国,这种法式用餐程序被认为是“正式”的程序,每家高级餐厅都遵循这种顺序。在法国,即使比较普通的家庭或较为便宜的餐厅,仍然会遵守开胃菜-鱼或肉-奶酪-甜点的至少4道程序。

而主食永远是法式面包。

1)首先上的是开胃酒,同时吃点小饼干,让胃适应一下。

2)第一道通常是冷热菜拼盘或海鲜,用一只中浅盘子;如第一道为汤,就得用深盘子加上大勺。无论吃什么,第一道菜的盘子总是要撤下的。

3)随之而来的主菜用大浅盘,至少包括两个热菜,一荤一素,有时会有米饭或面条,属于配菜。

热菜之后是奶酪或加拌生菜,换上一小浅盘。

4)最后饭后甜食加咖啡或茶.

一餐最后, 有的时候, 主人会拿出喝消化酒,一般来说酒精浓度比开胃酒高一点。

3.小贴士

想要叫服务员时,你只需举起一只手说:“S'il vous plaît!”(法文:劳驾)

中间想上厕所或者出去抽烟,又不想拿走盘子,就应该将刀叉放在碟边表示暂停。可以将餐巾留在椅子上,侍膳员会知道你还会回来;

而当主人把餐巾放在餐桌上时,就表示就餐结束。此时也可以将刀叉相互交叉放在盘子上。

尽量吃一口肉,喝一口酒,合适的酒会增加肉的美味。在法国,部分餐厅的酒杯容量和肉的分量甚至都是计算好的,以保证肉和酒的完美搭配。

喝汤时用汤匙轻舀送入口中,不要将汤碗端起,不要弯腰太过,头部略低即可。

关于点菜: 如果是别人请客,最好先让主人或买单请客的那位点菜。因菜肴是一道道上的,如果不根据主人的点单,有可能你在吃某道菜时,他却没有点,只能看着你吃。另外不要一开始点菜时就连甜品也点了,要待主菜吃完收盘后才点。这是西方餐饮文化的一贯做法,原因之二是避免浪费。等到吃完主菜,你再考虑自己是否需要甜品或咖啡。

八、家有留学海外的孩子,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女儿属于低龄留学,今年十二岁刚来加拿大多伦多上八年级一个月,来之前留学中介说可以申请寄宿家庭,但我是一百万个不放心,所以干脆把国内的事情推了个干干净净,陪着孩子一块儿出来,专职当个陪读爸爸。

有人说成本太高了,父母的牺牲太大了,也有人说孩子出来太早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我们常说“为了孩子如何如何”,但我觉得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因为只有孩子成人成才成功了,我们的余生才能幸福安然,否者就是彼此折磨。这样的例子身边太多了。还有一个观点说,不管父母取得多大的成功,如果孩子的人生一地鸡毛,那么作为父母也是失败的。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

小小年纪出来留学,虽然有我们跟着,但我们依然每天都在担心孩子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有没有朋友一起玩、老师的态度好不好、上课能不能听懂……这种担心估计会一直伴随到她上大学,等她上了大学我们就撤回国内了,以后的路就靠她自己走了。所以陪读这几年虽然辛苦,但也是跟孩子相互陪伴最幸福的几年。

九、有谁去过新西兰,在新西兰工作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妥妥的人生赢家啊,看了侄子发给我他在新西兰做小学老师的月薪截图,我深深叹了口气,整整5000纽币,换算成人民币就是20000元。我本人也是一所学校的公办老师,教龄比他长15年,还是高级职称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拿到手的工资却还没有他一半多,同样都是小学教师,差别也大了。

侄子后来还和我说,在新西兰他的收入真的不算多,和餐厅服务员,保洁工相比也没多多少,真正高的有五种职业,第一种是企业的管理层,比如CEO或者CFO年收入平均在50万纽币,第二种是专科医生,比如胸外科医生45万纽币,眼科医生36万纽币。第三种是健康评估师,收入在30万纽币,第四种货轮船长年收入在28万纽币,第五种环境评价工程师,年收入在26万纽币。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年收入达百万的人。侄子说和他们比还是差远了,但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基本能秒杀国内大部分地方。关于侄子在新西兰工作是什么体验,我也和大家聊一下,在我眼里,新西兰这个国家总体给人感觉还不错。

1.上班时,侄子每天的早餐基本就是两片烤面包加一杯酸奶或者一只橙子,不上班时可以在家做一些较丰富有味道的食物,比如培根、煎蛋等。单调地重复一段时间后,有时候早上起来也没有吃早餐的动力,他很怀念国内丰富多样的食物。新西兰的牛羊肉及牛羊制品世界闻名,作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他以为新西兰的牛羊肉会很便宜呢,可是走进超市一看就傻眼了,牛羊肉价格比国内平均高2倍。在新西兰生活的两年,侄子曾住在三个不同家庭,吃牛排、羊排的机会却并不多,为了省钱每次尽量吃超市的冷冻肉块,就是肉末腥味比较重。学校食堂烧的肉的也不好吃,厨师喜欢把肉放进烤箱烧烤,然后放少许调味品,烤的肉口味很淡,有时肉的里面还有血残留。没办法侄子不得不将自己准备的“老干妈”加入菜中。

2.新西兰人特别重视早茶,每天上午10点左右,有个半小时的早茶时间,在教工休息室里会有一些糕点水果供教师们享用。对他们来说,早茶时间吃,点心、喝茶或咖啡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侄子在新西兰生活一年,还是不太适应早茶,一般只是简单咖啡,国为刚吃完早餐,通常没胃口再吃早茶。由于人们上午有早茶,午餐时间通常较晚,在我所任教的学校,每天的午餐时间是13:00后,侄子通常还是在12:00左右就饿了,没课时,他常常提前去吃午餐。

3.刚去新西兰两个月,侄子的体重已经增加五斤了,他在这几乎每天要吃油炸食物,每个周五是新西兰国民的“炸鱼薯条日",很多人选择炸鱼薯条当晚餐。平时如果吃外卖或者小吃,也只有那些油并高油高脂肪的食品,比如派。新西兰的各个小店都有派卖,派是一种烤焗食品,用饼皮裹着各种肉馅。新西兰人对这种食物爱不释手,同事们经常向他推荐各种好吃的派,但油腻的口味让侄子吃了几次就腻了了。同时,新西兰人特别热衷甜点,他们常会选择在晚饭后吃纸杯蛋糕、巧克力、冰淇淋等。

4.新西兰的教师被选聘后,要过段时间才能知道自己分配的地区学校。每次分配结果一出来,有人高兴有人忧愁。分配到城市的老师自然开心,而分配到乡村小镇、较偏远地区的老师则不高兴了。侄子运气不好,被安排到一个叫艾杜顿的村镇,他上网搜索,得知那里不光偏僻,人口还不到两千多人,在1987年还发生过特大地震。我小时候也在小镇上生活,但即使是小镇,也有十来万人口呢,不过后他去了以后觉得还不错,当地设施一点都不简陋。原来新西兰一些有钱人大都喜欢住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安静的地方,所以小镇往往设备齐全再加上自然风光好,所以侄子住得很舒服。

5.提起新西兰,大家就会想到蓝天白云下牛羊遍地的情景。居住在新西兰很容易沉浸在这种美景中,因此新西兰曾被评为全球最适合旅行的地方。刚来新西兰没多久,侄子最赞美的就是这里宜人的气候,每天上班途中看到呆萌的绵羊、惹人喜爱的奶牛,到了晚上看着满天繁星十分惊喜。

6.在新西兰,老师的生活八点半开始,三点半结束,然而店铺大都五点半关门,稍晚一点,只有餐厅、酒吧还能有些人在走动。在中国,假期是商家们赚钱的好机会,店铺通常有各种促销吸引顾客,而在新西兰的法定节假日,店铺也跟着关门休息。因为侄子是新老师,从事四个班级的汉语教学工作,需要花很多时间备课,有时吃完午餐同事还在闲聊,他就回办公室备课了,下班回家,他也花很多时间工作,他的同事和领导都认为他工作太卖力了,劝他要学会休息和享受生活。侄子到感觉没啥,也不感到累,因为这样的工作节奏在中国是很正常的。

7.小镇上交通不方便经常让侄子头疼,每次出行都要依靠搭房东或者同事的便车,这里的公交不便利,出租车少并且价格极高,出去旅行,主要依靠长途大巴,但是价格比国内高很多。有一次侄子和朋友新西兰南岛的Lake Tekapo旅行,订错了住宿,虽然在同一个小镇,实际上却相隔一个小时车程,正值旅游旺季,当地没有任何多余的住宿了。到达Lake Tekapo时已经傍晚,唯一的一趟大巴早就离开了,当地也没有出租车,侄子和朋友甚至尝试了在路边搭便车的方式,但都失败了。最后,他们只能联系一位能提供上门来接的出租车司机,把他们接到预定的旅馆,一个多小时的出租车花了一千多人民币,侄子心如刀绞啊。在这里工作生活,没有自己的车真的是寸步难行。

8.人们常说,生病的时候最想家。在新西兰生活,侄子对“看病难”深有体会。有一次,他觉得身体不舒服,去小诊所看医生,医生说为了保险,可以帮他预约大医院去拍片检查一下,预约的公立医院大概需要等一个半月,私立医生需要25天左右。由于侄子有新西兰医疗保险,最后选择了预约私立医生,最终还是等了3个礼拜,侄子对家里人开玩笑说,这要是真有啥急病,等到自己预约的时间时,已经病入膏肓了吧。侄子教的几个学生,有几个曾经去中国夏令营过,他们对那印象很好。因为当时他们到了后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很难受,老师立刻把他们送往当地医院,挂号、验血、确诊不到2个小时,下午挂了些水,症状基本都消失了。学生们被中国神速般的医疗系统惊得目瞪口呆。

9.在新西兰的学校,基本每天早上会有早会,每周也有一次时间较长的教职工会议,有一次会议上,教职工们在商讨新学校的设计方案,当校长展示教育部拟定的设计方案后,几乎所有的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并且还和校长辩论不同的设计观点,气氛非常激烈活跃,侄子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强烈的对权威的质疑以及和领导的“对抗”。在国内会议上,通常是校长讲话,教师聆听落实就行,如果有政策文件,教师也通常是按照文件执行。

10.在新西兰任教一年,侄子已经经历了两次教师“罢工”。新西兰的教师有自己的联合工会组织,当老师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可以向工会反应。由于新西兰的中小学老师一直认为自己的薪资待遇不合理,工作太多,没有合理的备课时间,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罢工这样的行为常会发生。

11.新西兰的小学生十分可爱了,往往下课铃声一响,班级里的许多学生会跑到侄子身旁拥抱他,嘴里还念念叨叨说很喜欢他,还问侄子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弄得侄子很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内当老师,老师在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保持身体距离,一下得到这么多宠爱,侄子有点儿不知所措,但是感觉很甜蜜。有一次去学校的路上,学生们远远看见他就纷纷跑过来,给了他一个拥抱,还说看到你太高兴了,在新西兰当老师就是这么幸福。侄子请教了新西兰同事,说当学生拥抱老师时,老师该怎么办,新西兰同事告诉他,温和地对待他们,也给他们一个拥抱就可以。

12.前往新西兰之前,侄子准备了些很有中国特色的礼品比如丝绸服饰、上好的绿茶还有显示中国文化的瓷器,每次去新西兰朋友家做客或者获得他们的帮助时,他都会送些礼物表示感谢。至于在朋友生日的时候,侄子出手也很阔绰,精心给他们挑选了礼物,朋友往往在现场就打开礼盒,开心的不得了。问题是等到侄子的生日那天,那些朋友只是对他说了声“生日快乐”或者给了他一张贺卡,其他啥都没有。侄子心里挺失落的,不过想想平时他们对他的照顾很好,侄子也不是很在意了。

13.再说一件尴尬的事情,侄子无心说的一句话差点出了丑,那是学校一次安排的联谊会,结束的时候已经半夜,同事劝侄子不要回家了,直接住他家去,离学校比较近。侄子欣然答应了。到了他家后,侄子看见同事在给他收拾家里一张空床,侄子挥了挥手说别去麻烦了,就睡你那张大床吧,我看了两个男人挤在一起也够,同事听完了很是震惊,他反问侄子,你确定要这样吗,说着继续收拾那张床,侄子见气氛有些尴尬,就没说啥。后来他才了解到在新西兰同性睡在一张床上,往往会被别人误解为那种关系。

十、在新西兰旅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新西兰有个地方叫皇后镇。被某杂志评为死前必去城市前三。我第一次去是十多年前。 直接上图吧。我人追求低,全世界去过的国家也不超过十个。来了皇后镇,觉得百年以后埋这里也未尝不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茶叶水什么颜色比较好
上一篇:自考英语二都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