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色物种?

117 2024-10-01 08:35

一、甘肃特色物种?

甘肃省十大特产

(一)瓜州蜜瓜

  瓜州蜜瓜,甘肃省瓜州县特产。瓜州县种植蜜瓜历史比较悠久,特别是该县瓜州乡所产白兰瓜、黄河蜜等蜜瓜品种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走俏市场。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2011年,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庆阳苹果

  庆阳苹果,甘肃省庆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该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苹果等果树生产,果树栽植历史悠久。所产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香甜,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东南亚、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多次参加国家、省部、地市果品鉴评会,并获奖。

(三)苦水玫瑰

  盛产于甘肃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的玫瑰,是兰州市市花,历经200多年的栽培,形成了闻名遐迩的'苦水玫瑰'品牌,其特点是花繁汁多、清香纯正,苦水镇也因此享有'中国玫瑰第一乡'的美誉。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黄金价值高,主要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苦水玫瑰的深层次开发,苦水玫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日渐凸显,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用途越来越广泛,现已成为集观赏、油用、食用、药用、酿酒及香料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特色经济品种。

(四)秦安苹果

  秦安苹果,甘肃省秦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秦安苹果果实外形端正高桩,整齐均匀。果面细腻,着色面积60%以上,光洁度高,果点小。果皮薄,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果核小。2018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秦安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五)武都花椒

  武都花椒,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花椒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 。武都栽植花椒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全区36个乡镇中有34个乡镇适宜发展花椒。盛产的'大红袍'花椒以其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份多、精油含量高等优良品质著称。2012年03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都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六)岷县当归

   岷县当归,甘肃省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境内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岷县当归又称“岷归”,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素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和“妇科圣药”之美誉。 2002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岷县当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七)定西马铃薯

  定西马铃薯,甘肃省定西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定西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定西马铃薯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定西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八)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白条党参在陇西县已有千年种植历史,党参根条通直,色泽光白,容汁饱满,质量上乘。2003年,“陇西白条党参”获得了国家质监总局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陇西白条党参”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九)陇西黄芪

  陇西黄芪,甘肃省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

(十)玛曲牦牛

  玛曲牦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玛曲牦牛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养,能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牧区严酷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有畜种之一,其抗病力强,体质结实,结构紧凑,毛色以黑色为主,多数有角,肉乳兼用,以肉为主。玛曲牦牛肉膻味小,香味浓,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矿物质和营养成分。 2016年8月16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玛曲牦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二、新西兰物种减少的原因?

人类才是灭绝新西兰野生动物的“罪魁祸首”,因为如果人类不来到新西兰,或者不把其他物种带到新西兰,那么这些本土物种也不会遭遇如此大的打击。

而猫、狗、白鼬、老鼠、袋貂等,只能算是人类的“帮凶”。这些动物看起来很可爱,但是它们适应了新西兰的生态环境后,就大量繁殖,和当地的物种激烈竞争甚至夺走它们的生命,个个都成了“入侵物种”。

三、新西兰物种灭绝的原因?

是跟气候有关,导致生物“大死亡”的原因还是要归咎于气温升高和海水变暖。根据新西兰在2019年发布的《气候报告》中表示,由于气候变化致使海洋气温升高,破坏了该国的本土海洋植物、动物和栖息地。

这些现象足以可见我们的地球环境已经不再乐观了,有关专家表示,水温越高,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就越差,因此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地释放到大气中,并对气候变化产生强烈影响。而海洋中物种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沿海地区和栖息地等将面临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

四、新西兰物种多的原因?

新西兰物种数量众多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演化历史。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南部,与其他大陆隔绝,使众多特有物种得以发展。同时,新西兰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地形,包括山脉、森林、海岸和湖泊,为不同物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促进了物种的分化和多样化。

此外,新西兰在过去经历了多次冰河期,导致一些物种适应了极端的气候条件,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五、新西兰的泛滥物种是什么

新西兰的泛滥物种是什么

新西兰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生态系统令人叹为观止,但在这片热带天堂之下,却隐藏着一些麻烦—泛滥物种。泛滥物种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引入的非本土物种,它们繁衍迅速、无天敌,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新西兰是一个岛国,由于其长期与其他大陆相隔离,自然环境相对独特且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以下是一些在新西兰泛滥的物种:

1. 灰松鼠

灰松鼠是一种从北美被引入新西兰的物种。它们在新西兰没有天敌,对当地树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灰松鼠会从树上剥离树皮,这导致树木枯死。此外,灰松鼠也会争夺食物资源,对本地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构成威胁。

2. 斑马贝螺

斑马贝螺是一种淡水螺类,通过船只和水中鸟类的扩散被引入新西兰水域。它们具有高度繁殖能力,会过度滤食水中的藻类,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紊乱。斑马贝螺还能附着在船舶表面,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

3. 赭灰蝶

赭灰蝶是一种在新西兰引入的非本土蝴蝶。由于缺乏天敌,赭灰蝶的数量迅速增加,对当地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赭灰蝶的幼虫以新西兰特有的植物为食,对这些植物的种群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家兔

家兔是在17世纪由欧洲移民带入新西兰的。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家兔的数量迅速蔓延,对土壤侵蚀和当地植物的破坏产生了不利影响。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家兔数量,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

5. 树舞蛾

树舞蛾是一种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新西兰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幼虫会以树木的叶片为食,严重影响了森林的生态系统。树舞蛾的入侵导致新西兰原生树种面临威胁,对物种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新西兰政府和环保机构一直在努力应对泛滥物种问题。采取的措施包括:

  • 引入天敌:一些在泛滥物种的原产地被视为天敌的物种被引入新西兰,以控制它们的数量。
  • 阻断入侵:加强边境检疫措施,阻止外来物种进入新西兰。
  • 捕捉和消灭:采取措施捕捉和消灭泛滥物种,以控制它们的数量。
  • 教育和意识:提高公众对泛滥物种问题的意识,鼓励人们采取措施避免引入和传播这些物种。

虽然新西兰仍面临着泛滥物种的挑战,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使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是保护新西兰自然环境的重要任务,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合作。

参考资料: nature/pests-and-threats/weeds/ biosecurity/ m.nih.gov/pmc/articles/PMC6465046/

六、新西兰最新紧缺物种是什么

新西兰最新紧缺物种是什么

新西兰物种保护需求与挑战

新西兰因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然而,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退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新西兰的物种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西兰政府和科学研究机构始终致力于开展保护工作,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紧缺物种名单。在过去的几年中,新西兰最新的紧缺物种名单已经发布,并对这些物种提供了特别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新西兰最新紧缺物种名单

根据新西兰环境部门的最新发布,以下是新西兰当前最新的紧缺物种名单:

  • 北岛短尾翼鹬:这种鸟类是新西兰特有的,数量稀少,分布范围有限。主要栖息在湿地和河口,对栖息地的破坏和捕杀活动对其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 南岛灰刺鹬:南岛灰刺鹬是一种受到非法捕杀和栖息地破坏威胁的稀有鸟类。其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南岛的湖泊、河口和沼泽地带。
  • 开普海豹:开普海豹是一种独特的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新西兰附近的海岸线上。由于非法猎捕和栖息地损失,开普海豹数量急剧下降。
  • 毛腿龙眼蜥蜴:这种珍稀蜥蜴主要分布在新西兰南岛,受到非法捕捉和引入的外来物种的威胁。保护龙眼蜥蜴的栖息地和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其生存至关重要。
  • 新西兰长喙蜂鸟:新西兰长喙蜂鸟是一种迷人的鸟类,生活在新西兰的森林和山区。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珍稀鸟类的数量在急剧减少。

紧缺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紧缺物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每个物种都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如果一个物种受到威胁或灭绝,将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例如,灭绝了某种花朵传粉者,会导致该植物无法进行有效的传粉,进而影响到其他与该植物相互依存的动物和植物的存活。这种影响可能会逐渐扩大,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保护措施与挑战

新西兰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来保护这些紧缺物种。这些措施包括:

  •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 禁止非法猎捕、捕杀和非法贸易。
  • 加强监测和保护管理,分析物种数量和栖息地状况的变化。
  • 开展科研与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物种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然而,物种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其中包括:

  • 限制资金和资源的投入。
  • 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如城市扩张、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 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活动的持续存在。
  • 气候变化对物种适应能力的影响。

结论

新西兰最新紧缺物种名单的发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认识到紧缺物种的重要性,并促使政府、科学研究机构和公众加大保护工作和资源投入。物种保护是一个持久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以确保我们珍贵的自然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希望通过持续的保护努力,这些珍稀的物种能够在新西兰的美丽土地上继续繁衍生息,为人们提供持久的自然娱乐和美好的生态环境。

七、新西兰十大珍稀物种?

新西兰有名动物很多,孔雀、大蜥蜴、新西兰沙螽和大蜗牛等。新西兰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动物物种的终极宝库。

不会飞的奇异鸟被新西兰人看作是国家的象征,其他不会飞的鸟还有威卡秧鸡(weka)、世界上最大的鹦鹉kakapo等等。

2018年,新西兰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出炉,新西兰排名第八。

10世纪,来自库克群岛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亚航海家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到12世纪,全国受青睐的地区已分布了许多定居点;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

1840年2月6日,英国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1856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

八、新西兰多独特物种的原因?

原因在于:新西兰南北两岛很早就和其它大陆分离了,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态体系,并且和外界的基因交流较少;生态体系完整而且相对富饶,气候变化相对稳定,生存压力和进化的动力不足;动植物适应当地环境,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占据了绝对优势,成为自然选择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反过来压制了进化的发生。

九、新西兰的特色动物?

新西兰鸊鷉(New Zealand Grebe),鸊鷉目、鸊鷉科鸟类,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新西兰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

十、新西兰特色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2、以家庭农场为主,但经营规模比澳大利亚小。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8公顷,拥有3475个牲畜单位,即2600只羊和214头牛(1头奶牛相当于5.5个牲畜单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吉祥航空银卡有什么用?
上一篇:春节送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