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温带草原带土壤较肥沃?
温带草原气候的土壤主要就是黑钙土和栗钙土。它们的土壤带分布大致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相似。草原土壤形成有明显的生物积累和钙积化过程,它们形成等的黑钙土和栗钙土都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草原土壤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生物积累过程和钙积化过程,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黑钙土和栗钙土。
二、为什么草原覆盖下的土壤比森林的肥沃?
因为地形、人类活动等原因,一般情况来说,森林土就是比草原土的有机质含量低.草原不仅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大量饲草,还给土壤累积了有机质.这就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过程.它是钙层土形成的基本过程之一.土壤腐殖质积累,是由草本植物死亡后的残体分解而来的,主要是地下死亡部分.地下部分的总量,一般超过地上部分5~20倍,甚至达30倍.腐殖质层积累的厚度为20~100厘米,最厚的可接近2米.腐殖质的含量,高的可达12%以上,低的仅0.5%.
三、为什么新西兰的草原不容易破坏?
因为新西兰草原上物种比较单一,没有外族物种入侵,所以草原不容易被破坏
四、为什么新西兰草原不沙漠化?
新西兰四季较为温润的岛国气候,四面环海的地形,让这里处处都“不缺水”。森林、湿地、草原、湖泊、高山草甸等等这些都是新西兰境内最常见的,也许大家都认为新西兰的这种湿润的条件不会让这里有沙漠或是荒漠的存在。
五、为什么淤泥很肥沃?
河渠塘底的淤泥是比较特别的肥沃土壤,河渠塘底本身有一定的泥土量,加上有掉落的各植物枯枝落叶以及一些水生动物尸体及排泄物不断分解腐化、日积月累自然形成,使得河渠塘底的淤泥相对一般的泥土养分更为丰富,富含腐殖质,是天然的肥料,这河渠塘底淤泥肥跟粪坑/沼气池底的淤泥肥有些类似。
河渠塘底淤泥明显的特点就是,质地很细腻手摸着没有明显的粗糙颗粒感、淤泥层保水性好透气性差,粘性很明显,水分足时滑而松软,光着脚踩,很容易陷进去,把腿拔出来,上面粘淤泥明显,用手一抹,感觉滑滑的,而水分偏少时,结块发硬,用锄头锄了难敲碎散。
六、为什么柬埔寨地肥沃?
在东南亚十个国家里,数来数去就数柬埔寨最有潜力!
柬埔寨国土面积181,035平方公里,2018年柬埔寨的人口估计为1625万。相当于比广东略大的领土上,聚集着比广州常住人口略多的居民。
人口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佔总人口的70%,整个人口结构呈现非常完美的金字塔型,人口年轻化程度较高,劳动力充足,人口红利对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有关键作用。
地块最为平坦肥沃
柬埔寨大部分都是平原低地,这在中南半岛的国家中绝无仅有,中南半岛沿着青藏高原一路南下,经云贵高原呈现三级阶梯。
缅甸、泰国、老挝的中北部,越南的西部都被横断山脉向南延伸切割的支离破碎,这也是虽然与华夏文明“山同脉,水同源”,历史上华夏文明很难南下征服的原因,惟一的例外是越南北方是红河谷底,为华夏文明南向扩张留下缺口。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排列,五江并流,让半岛地势犹如一只大手,而柬埔寨刚好如同手掌心,占据湄公河冲积平原有利位置,境内有最大中南半岛湖泊洞里萨湖,土壤肥沃,水源充沛。
七、为什么盆地土壤肥沃?
1、养分因素: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
2、物理因素: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水分和温度状况等。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
3、化学因素: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换性能、土壤还原性物质、土壤含盐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等。
4、生物因素: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
八、为什么表层土壤最肥沃?
表层土壤就是富含腐殖质的腐殖质层土壤。
因为相较于深层土壤,表层土壤透水性好,含有较多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素。因此,表层土壤是最肥沃的。
土壤腐殖质是表层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腐殖质是具有酸性、含氮量很高的胶体状高分子。土壤中的腐殖质在一定条件下缓慢分解,释放出氮和硫为主的养分供给植物吸收,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影响腐殖质形成的因素有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温度、土壤反应及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值。土壤腐殖质化过程使土体进行腐殖质累积,结果使土体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层暗色的腐殖质层,也就是最肥沃的土体表层。
九、为什么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一般是指地形,也就是地球表面的形态。
地球上陆地地形有五种: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五种基本形态。
平原的海拔高度一般低于500米,地势平坦广阔,大多数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我国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下三大平原。
原因是: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养分积累多流失少,便于农耕,对外联系方便,人口集中
②便于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
十、为什么盆地的土壤肥沃?
四川盆地土壤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故有“紫色盆地”的美称。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内,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周围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中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积约为16万平方千米,因此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底部两大部分。盆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