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境内银行不提供新西兰元的现钞兑换服务吗?
去新西兰留学成为很多中国学生的梦想,这个美丽的国度不仅拥有世界上的一等教育质量,留学费用也比较低廉。
以往,中国境内银行不提供新西兰元的现钞兑换服务,留学生如果需要携带一些现钞,一般都携带美元,到达新西兰后找到当地的兑换机构兑换成新西兰元,需要支付一定的货币转换费用,也增加了旅途的烦恼。“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中国银行跨境服务水平,中行将于2013年6月1日起在部分网点试点开办新西兰元现钞兑换业务。”“1新西兰元=100分,可兑换的新元钞票面额有5、10、20、50、100新元。”
需要提醒留学生的是,新西兰的银行对个人信用纪录非常重视,如果留学生希望在新西兰的银行开设信用卡账户,就必须保证自己有良好的信用纪录。欠交水电费、电话费、违章罚单等情况,都会影响留学生的信用卡申请。即使没有以上这些情况,留学生也很难证明自己的信用度,所以基本上不太可能申请到信用卡。习惯使用信用卡的留学生,不妨事先在国内开办一张信用卡,譬如中国银行环球通EMV系列信用卡,在境外任意币种消费均免货币兑换手续费,使用安全性更好,费用更低廉。
另外,新西兰大学在留学生入学前,都会要求其购买医疗保险和旅游保险,费用为每年400新元左右,这样留学生如果在新西兰留学期间生病或外出旅游发生事故,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费用和损失。但新西兰大学的医疗保险范围非常有限,留学生在新西兰看牙医或配眼镜就不在医疗保险的范围内,需要另外支付高额的费用。
留学生在出国之前,最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提前在国内治好牙病,并多配几幅眼镜备用,既能避免麻烦,也可以为自己省下不少钱。
原文来源:
二、用实事求是的观点阐释三鹿奶粉事件
世界奶粉的发展历史及我国的现状!希望听以下朋友们的看法!
来源:慧元 发布日期: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牛奶是所有饮品中陪伴人类时间最长、与日常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一种,重要性仅次于水。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早在1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驯服牛作为家畜,并把牛奶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6000年前,古巴比伦一座神庙中的壁画发现了迄今为止关于人类获取和饮用牛奶的最早历史记录,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使用牛奶作为祭品,与此同时,欧洲人已经开始掌握了用牛奶制作奶酪的技术。1856年,法国人路易 巴斯德(Louis Pasteur)发明了至今仍被广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这种方法既杀死牛奶的有害细菌,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有其中的有益成分和味道,延长了牛奶的保质期。此后,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技术革新,奶业不断发展,牛奶及奶制品在人们饮食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饲养奶畜、食用乳和乳制品的历史悠久。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利用黄牛、牦牛挤奶食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自有文字以来,古籍中屡有关于乳的记载。秦代关于牛乳的记述是比较早的。西汉文帝时已有关于加工奶酒的纪录。据今2100年前,西汉司马迁在《史记 匈奴列传》中说,古代匈奴族“人食其肉,饮其汁”,这个汁就是牛、马的奶汁。到了唐朝,食用乳制品已比较普遍,据史书记载,牛奶在当时已是和尚的日常食物。《唐书地理志》在记述各地向皇宫进贡的礼品中就有干酪。乳品不仅是民间的食品,也为军中所食。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克 波罗曾在他的游记里中,有过元代蒙古骑兵食用马奶食品的记述,不同的是,蒙古大将慧元对它进行了巧妙的干燥处理,做成了便于携带的粉末状奶粉,作为军需物质。长途行军时。奶粉便于携带。食用时取半镑左右放入随身携带的皮囊中,加入水挂在马背上通过马奔跑时产生的震动。使其溶解成粥状从而食用。在作战时在马背上能迅速补充体力,所以蒙古骑兵才那样强悍使敌人闻风丧胆。在长途行军和沙漠作战缺少粮草时,依靠这种方法能生存达几个月之久。是奶粉成就了成吉思汗的大业所以才起国号元封聪明的人叫慧聪。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人类最早使用奶粉的文字记录! 到了明代,对乳品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对各种乳的特性与医药效果,有详细的阐述。可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乳和乳制品不但作为食品,还作为军需物资、药品被广泛应用。由此可见,乳和乳制品长期以来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奔驰车的问题
在广州深圳珠海见到这样的车很正常,珠三角很多都是右面方向盘的。
四、3人住宿问题
这种算法当然不对了.
理由:(1)某三个秀才在一家客栈住房,结果每人10元,共10×3=30元。
(2)每人退回1元钱,即每人花了9元钱,三人一共花了27元钱.这27元里老板留下25元,小二私自留下2元.
(3)再加上退回的3元钱,结果正好是30元.
结论:这道题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2元钱从27元钱当中分离了出来,原题的算法错误的认为小二私自留下的2元不包含在27元当中,所以也就有了少1元钱的错误结果;而实际上私自留下的2元钱就包含在这27元当中,再加上退回的3元钱,结果正好是3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