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菊花泡茶好喝吗?菊花泡茶好喝吗?
我觉得菊花泡茶好不好喝,不能由别人说了算,而应该在于自己,自己去品尝一下,如果自己泡的菊花茶,自己喝,这个过程是享受的,喝起来也有一番味道,如果,仅仅是听别人来说菊花茶的味道,自己没喝过,那是不行的,建议你自己来喝喝菊花茶,菊花茶可以清热解毒,味微苦,还可以抗衰老。
二、菊花怎么泡茶好喝?
1、准备茶具:透明玻璃杯或盖碗一个。
2、水温要求:95-100度的水温。
3、准备3到5朵干燥的菊花。
4、洗茶:先投菊花放入杯中,注入沸水后轻摇后立即将水倒掉。
5、泡茶:洗茶后再注入沸水泡制5分钟左右。
6、品茶:菊花茶泡好后可根据个人的需求及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加入蜂蜜或冰糖饮用。还有,菊花也适宜与多种花、茶一起泡水饮用,功效更为显著,如菊花山楂茶、三花茶等。
三、哪种菊花泡茶好喝?
①黄山贡菊
黄山贡菊,品质大多数都很好,是从菊花群中所选出来的优良品种,这种黄山贡菊的花朵比较大,而且一般都是白色,挑选的时候就要注重它的颜色是否纯净,如果有发黑的迹象,就说明已经放很久了。
黄山贡菊是黄山市的名茶,据说在古代的时候,得到了皇室贵族的青睐。生产自安徽省黄山的黄山贡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这里所生产出来的贡菊品质非常优良,色香味俱全,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如此优质的贡菊,所以很多爱茶的朋友会选择它。
②硒将军皇菊
硒将军皇菊产自明月山彭坊村,这里的土壤含有硒元素,有益于身体。菊花可以祛暑以及让眼睛更明亮。
它全程都是有机种植,可以泡茶,也可以入酒。泡茶的时候,用沸水进行冲泡,泡出来的菊花茶汤色更金黄透明,喝起来有回甘的味道。而且菊花在水中绽放开来,饱满的形状令人赏心悦目。
包装上来看,硒将军皇菊茶的外观也很好,透明的玻璃瓶包装,可以看到里面一朵朵金黄色的菊花,我们挑选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挑选到品质不好的菊花,不管是自己喝还是送朋友都挺合适的。
③浙江杭菊
在浙江省的杭菊也是菊花茶中的一个好品种,这里的菊花花瓣非常璀璨,色泽清香,经过沸水冲泡后的杭菊茶也是清香四溢,而且在口中会有淡淡的回甘,一年四季都可以喝。
四、冷泡茶怎么泡好喝?
夏天喝茶,就要冰冰凉!
集爽,酷,润,甜于一身江湖号称“赛雪碧”的冷泡白茶,在温度超过35°C出门是烧烤室内是火锅的夏天,怎么可以不来上一壶!
第一步,放入冰块
泡茶用冰块,听起来就不自觉“嗖”地凉了一下。
第二步,加入白茶
野化白牡丹,内质丰富,4g~5g就足够啦。
第三步,加饮用水(常温或冰水)
第四步,静置15分钟
看着冰冰凉,特别迫不及待滴哒,滴哒,嘀哒……时间到!出汤!
五、小叶菊花泡茶好喝吗?
好喝
菊花不仅观赏价值高,还具有营养功效及药用价值,不少人都喜欢拿菊花来泡茶喝,而菊花茶也是适合大众饮用的一种健康茶饮。
例如,滁菊,俗称甘菊、白菊,属菊科。花蕊硕大金黄,花瓣晶莹玉白,含有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属药、茶两用佳品,是菊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用它来泡茶,气味芳香,口感清爽,并有丝丝回甜。
六、菊花怎么泡才好喝?
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即可。
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3分钟,再把茶水倒入数个玻璃杯中即可。如果加少许蜂蜜,口感会更好. 《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七、菊花泡茶可以泡几次?
菊花泡茶可以泡3-4次。因为菊花泡茶的茶汤味道清淡,且茶味容易散发,因此第一次泡茶的茶汤味道较为鲜美,而在之后的2-3次冲泡中,味道会逐渐减弱。但如果使用新鲜的花朵,泡茶的次数可能会更多。总的来说,3-4次是适当的泡茶次数。需要注意的是,在泡茶时,应保证每次泡茶时间不要太长,避免出现苦涩的味道。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水温和水质的稳定,以确保泡出的茶汤味道更加鲜美。
八、求教泡茶的注水方法?怎么泡才能更好喝?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知乎: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周末的早晨,小侄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瞥了一眼,是某档闯关类的节目。
就是在一个大型水上乐园里面,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来挑战身体素质。
小家伙抱着零食,看得不亦乐乎。
其中有两位参赛者,在介绍职业的时候说,她们是茶艺师。
于是乎,直接在现场搭了一张简易茶桌,开始进行茶艺表演。
露天乐园,茶叶,茶艺师。
这三个词,怎么看怎么奇怪,格格不入。
当然了,跨界挑战,本来就是件勇敢的事情,几年前李麻花也有过这个想法。
后来我问她,难道你是想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你落水后的素颜吗?
偶像包袱很重的李大小姐,这才作罢。
言归正传,着装优雅的茶艺师,向观众们演示了什么叫茶席布置,什么叫功夫茶具,什么叫注水,什么叫出汤……
在外行人眼里,的确很专业。
然而,内行人看来,bug还是很多的。
太多的花架子,反而显得累赘,不够实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泡茶初学者,并不是想着怎么把茶叶泡得好喝,而是想着怎么做动作才好看,才优雅。
因此,下意识地选择跟着茶艺师学习泡茶。
实际上泡茶这件事,压根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复杂。
《2》
联想到,前几天有位茶友来聊天。
他说,自己在某音上,学习了一个很实用的泡茶方法。
那就是,注水的时候,用“定点旋冲”的方式。
不仅美观,而且能让汤感变得更柔和。
尤其是对于嫩芽嫩叶的茶,想要不破坏养分,就适合用这种方法注水。
我觉得很震惊,这些知识,都是谁说的?
茶友解释道,看视频的时候,听主播小姐姐说的,人家是专业茶艺师,很有经验。
呃……
听到这里,村姑陈的职业病,又犯了。
关于泡茶的注水方式,茶圈里有很多派别。
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表演派,一种是实用派。
而茶艺师们为了追求观赏性,通常会选择前者,一律主张定点旋冲。
顾名思义,就是固定在一个位置注水(定点注水),而茶叶随着水流的冲击力和浮力,旋转起来。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看到茶叶在水面上打着漂亮的旋,赏心悦目极了。
越是细嫩的茶叶,因为本身体积小,效果就越明显。
这种定点旋冲的注水方式,很容易收获一群“小迷妹”。
不懂茶的茶友,或者是刚入门的初学者,还处于摸索阶段,经常会被这种华丽的表演给吸引。
但实际上,定点旋冲,是一个关于冲泡的大误区。
无论是对白茶、岩茶还是红茶而言,都不是最好的方法。
泡茶的姿势优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茶汤的滋味。
茶是一种饮品,终究是拿来喝的,而非花瓶,摆在架子上用来看的。
倘若只是单纯地想学习茶艺,抱着好奇心试验茶艺师的方法,的确值得一试。
既然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玩,随便挑一种茶叶就好,不论品质。
可如果是为了品茶,喝懂茶,学习茶,还是放弃这些华而不实的表演形式吧。
简单些,质朴些,反而更有利于泡出好茶的原汁原味。
《3》
定点旋冲,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在干茶的状态下,由于茶叶很干燥,体内几乎没有多少水分,所以重量很轻。
定点注水时,干茶会随着水流,缓缓上升,就像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而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茶叶,其实根本就接触不到水。
接触不到水,茶叶又从何释放自己的养分和滋味物质呢?
比如白毫银针,它的芽头上覆盖着浓密厚实的白毫。
这些白毫具有很强的防水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它释放深层次的内含物质。
因此,之所以觉得定点旋冲泡出来的茶汤更柔和,是因为人家压根就没析出多少内质。
虽然不苦不涩,但也没太多的茶味,更没有醇厚、饱满等丰富的汤感。
只能用一个“柔”字,来简单概括。
当然,这也是这泡茶的全部了。
真心想体验好茶的香气和滋味的朋友,村姑陈建议,还是改用环壁注水吧。
也就是注水的时候,手腕打圈式地变动,就像在画“の”字。
这样做,可以让每一片茶叶都被沸水浇注到,集中释放出饱满的养分。
从第一冲到最后一冲,物质都在均匀释放,全面呈现出茶叶完美的风味状态。
喝好茶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闻它的香气,品它的汤感,感受它的韵味吗?
更何况,环壁注水也并不难看,显得泡茶者更干净利落。
反之,那些坚持用定点旋冲的人,会发现前几冲的茶汤,滋味格外地淡。
简单来说,就是茶叶根本没泡开。
俗话说,三冲四冲是精华。
正常情况下,茶叶的内质释放是循序渐进的,并且会在大约三四冲左右达到巅峰。
可定点旋冲,明显抑制了茶叶内质的析出,本该是精华的三四冲,才勉强有些茶味,物质才开始缓缓释放。
但是,比起一开始就环壁注水,茶叶们的步调一致,定点旋冲很显然还有些后劲不足。
泡出来的汤感,不够饱满、稠滑,大概率会白白浪费一杯好茶。
《4》
类似的错误做法,还有悬壶高冲。
这同样是常见的表演形式,把茶壶高高地抬起,再从高处往下方的盖碗中注水。
茶艺师的熟练手法,往往能引起众人拍手叫好。
可到了自己尝试的时候,就会发现,从较高的位置注水,水流落到蓬松的干茶上,就会水花四溅。
若是溅到茶席上,弄得到处都是湿淋淋的,影响美观。
这倒还好,如果不小心把沸水溅到自己身上,还有烫伤的风险。
别看台上的表演者操作起来很轻松,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千百次的训练,才能达成那般行云流水的表演。
作为普通喝茶者,不建议效仿,也没必要效仿。
用盖碗泡茶,就老老实实地,把壶嘴凑近干茶,从低处注水。
并且,环壁注水,让芽叶更好地吸水,慢慢舒展。
不仅有利于茶叶滋味充分释放,也能帮助我们完成快速出汤。
要知道,泡茶的流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恰当的注水方式,会引起后续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烫伤手更是得不偿失。
比起花架子,环壁注水、快出水等细节,更能帮助你泡出好喝的滋味。
《5》
表演是一门技术,而这门技术是需要学习的。
表演之所以叫表演,是因为它的侧重点,在于表达和演绎。
但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的是实用、踏实。
所以,那些表演化的泡茶形式,还是让它们留在舞台上吧。
我们普通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很容易翻车。
最终,学了个皮毛会闹笑话不说,还把茶汤泡得浓酽苦涩,难以下咽。
倒不如把重心放在怎么用盖碗泡好茶,怎么快出水,怎么沥干……
多加练习,掌握诀窍,照样能手到擒来,变成高手。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九、自己泡茶要怎么泡好喝?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
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
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
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
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
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
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
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例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
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据研究,绿茶经一次冲泡后,各种有效成份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最易溶于水的成份,一次冲泡的浸出率高达80%以上;其次是咖啡碱,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较低,约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目前,国内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汤浓度。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十、菊花泡什么好喝?
菊花泡
一、山楂 酸酸甜甜的山楂和菊花搭配一同饮用更是口感独特,入口微酸,但回甘更为绵长浓厚,并且其中丰富的营养元素对于人体也益处多多,十分适合久坐办公室或者饮食油腻的人群。
二、枸杞 口感紧实、带有丝丝清甜的枸杞是菊花的最佳搭档之一,俗话说得好“人到中年不得已,菊花茶你得加枸杞”,枸杞的营养丰富,性温,和菊花能形成一个巧妙的互补,
三、桑叶 经过多道科学工艺制成的桑叶口味甘醇、清香,其本身的苦涩味道得到极大优良改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