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去掉虫子咬后留下的疤痕
跳蚤比较毒,而且一咬就是一片,非常可恶。特别是我们华人的皮肤被这种毒虫咬后会出现红肿硬块,而且又痛又痒,状况轻的话,红肿也要近一个月才会退去,如果一些皮肤比较敏感的被咬处会长期处于糜烂,就算痊愈后也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秋天和夏天是跳蚤最为活跃的季节。特别是最近,由于气候反常,天气转暖,跳蚤及其它毒虫又重新活跃了起来,据笔者了解,周围很多朋友都被咬,而且往往连续好几天都被咬,次数非常频繁。为此笔者总结了一些小经验供大家参考,做好防虫叮咬措施。
1.发现在床上被跳蚤咬后,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被子散开平铺在床上,然后将电热毯开到最大档,捂上个半小时左右,就可将跳蚤杀或赶走,因为很多虫子不能生存在温度高于35度的地方。
2.在跳蚤活跃期间,平时要做到勤吸地毯,最好每三天吸一次地板,因为新西兰的地毯都是全羊毛的,在地毯上非常适合跳蚤们生存并产卵,吸尘器内的吸尘袋也要先喷杀虫剂以杀死幼蚤。另外居所内的衣物要立即清洗,而且一定要用热水清洗。平时房间尽量保持干燥,通风。
3.对于家中养宠物的家庭,笔者建议要经常给宠物洗澡,宠物店里有很多种沐浴露出售,对于那些猫咪不喜欢洗澡的话,最好买上个防蚤项圈带上,但是,这样的项圈一般有毒性,所以不要给4个月以下的小猫用,也不要让你的猫咪直接舔。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去宠物店买一瓶喷洒式的宠物专用杀虫剂。不但可以用来喷猫咪的身体,也可以在它的厕所附近喷几下,给猫咪当香水。虽然这种喷洒剂一般都宣称对猫咪无害,可你也要避免直接对着它的眼睛喷。
4.购买强力杀虫剂,相信大家都知道新西兰很多超市里有卖一种叫FLEABOMB型的杀虫剂,笔者原来购买的是雷达普通型杀虫剂,结果效果不太好,后来又去footdown购买了一瓶雷达FLEABOMB型的杀虫剂(有很多品牌),价格为5-6纽元左右。首先将房内窗户全关上,在房间内喷了近半瓶杀虫剂(人要出去),四个小时后一般跳蚤都会被杀死。
二、如何使用Stud Finder找到墙面后面的支撑木
新西兰的房屋结构十分的简单,在混凝土的地基上,按照施工的图纸搭建起的木质框架,里面钉上石膏板,外面用砖或是Weatherboard,一个房子就看起来有模有样了。但是,石膏板的内墙,让您在生活的时候产生了一点点的不便利,那就是如果想在墙上挂一个比较重的物品,例如大型的油画、或是在洗手间里装一个毛巾架,那么,如果把固定用的螺丝钉单纯的打入石膏板的这种做法是不负责的,因为石膏板“吃不住劲”,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将螺丝能够透过石膏板拧在支撑的木框架上才稳妥。
问题来了,支撑的木头框架,每根木头都不是很宽,而且隔着石膏板,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如何才能判断出哪里才是“下钉子”能够直接拧到木头上的地方呢?如果您是专业的builder,那么可以忽略这篇文章,因为您用手敲敲板子就知道哪里是木头了;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如何才能最准确的找到墙后面的木框架并准确地把螺丝钉拧入呢?这就需要Stud Finder这个“神器”了,它的中文可以翻译为“木支撑框架定位器”,或者直接简称“寻木器”。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Stud Finder简介
Stud Finder在新西兰的各大DIY商店都有销售,牌子不是特别多,也就三四种,装置的原理也都差不多,不过根据能够“穿墙”的深度和是否能够判断背面的水管和电线,其价格可能相差十倍左右。对于“非专业”居家人士而言,十几块钱的“寻木器”就很好用了,它的原理就是把这个小小的装置紧贴墙面石膏板,然后装置发出电波,穿过石膏板后如果背面有木头,那么电波就会被“反射”回来,通过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判断背面是否有物体。初级一点的设备只能判断出背面物体的大致轮廓,而高级一些的设备则可以比较准确的定位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可能是木头,而木头中间可能有电线或是水管,这只有高级的设备才能判断出)。
找到石膏板背面的支撑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悬挂的物品的重量来决定,是直接把螺丝钉打进去,还是在木框架上钻一个洞,放入塑料膨胀栓后,再把螺丝拧入。具体的应该使用哪种方法,请参考要安装物品的配件和说明书,本文不做讨论啦。
如果您使用的是比较简单一些的“寻木器”,并且您需要打一个比较深的洞或者拧如较长的螺丝,那么还是需要小心一点,因为木框架中间有可能有“穿木而过”的水管或是电线管,如果螺丝钉很长则有可能穿透水管或是“扎”在电线上,那是比较危险的。如果您施工的地点是卫生间、厨房水槽旁边或者是浴室,那么建议找专业人士帮助您,或者使用能够判断出木头中间是否有管线的“高级款Stud Finder”为宜,毕竟安全第一,如果把水管或是电线弄坏了,修理起来可比最高档的Stud Finder都贵几十倍。
三、60万新西兰纽币,在陶郎加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孑?
一套全福地,超过300平米5室的实用住宅面积的新房,基本上是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