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有几个维多利亚命名的地方?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会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Columbia)省会维多利亚市位于加拿大西南的温哥华岛的南端,地处北纬48°25′,西经123°22′,是温哥华岛上最大的城市和不冻港。它气候温和,属海洋性气候。一月份气温4℃~5℃,一年霜冻期只有20天。年平均降雨量27英寸,雨季为冬季,六月至八月降雨只有2英寸。城市秀美宁静,素有"花园城市"之称,人口32万人。1858年弗雷赛河淘金热后迅速发展。1862年建市。1868年省会迁此。通过胡安·德富卡海峡与太平洋相连。有两个深水港:一在市区,作为商港;一在西郊,为加拿大太平洋岸主要海军基地。工业以造船、船舶修理、木材加工为主。木材和鱼产品为主要输出品。气候温和,风景美丽,市内和近郊多公园,为深海渔船基地和著名游览地。塞舌尔首都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victoria)坐落在马埃岛东北角的港口城市维多利亚是塞舌尔的首都和港口,人口2.5万人。在马埃岛东北岸。人口2.5万(1987)。椰子、肉桂、香草的集散地。有椰子油、香料加工、制茶、碾米等小型工厂。港湾优良,有2.5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可停泊大型船舰。输出椰干、肉桂皮、肉桂油、香草、腌鱼等。是印度洋海运的重要停泊港和中继站,也是重要渔港。海底电缆联系桑给巴尔、亚丁、科伦坡等地。有国际航空站,是印度洋上的空运枢纽。市内植物园以珍奇的观赏植物和稀有动物吸引游客。维多利亚城市街道整洁、建筑典雅,小巧玲珑,幽静而秀丽。巴西东部城市巴西东部城市维多利亚是圣埃斯皮里图州首府。位于圣埃斯皮里图湾维多利亚岛西南部,有两座大桥与大陆相连。人口14.4万(1980)。建于1535年。1823年设市并成为首府。巴西最大的铁矿石输出港,有铁路通内地伊塔比拉铁矿区;其北新建的现代化港口图巴朗可泊25万吨级海轮。还输出咖啡、木材等。有纺织、制糖、水泥、木材加工、钢铁等工业。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建有大学和殖民时期的教堂。西班牙北部城市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是阿拉瓦省首府。在萨杜那河畔。人口22.6万(1982)。旧区位于山丘,中心为建于1180年的圣玛丽亚天主堂。新区位于低地。工业有家具、自行车、农机、甜菜糖和纸牌等制造业。1813年的维多利亚盆地大战,由英国威灵顿统率的英、西、葡联军在此战败法军,结束了拿破仑在西班牙的统治。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联邦的一州。位于大陆东南部。东濒太平洋的塔斯曼海,西南临印度洋。面积22.8万平方公维多利亚州旗里。人口40.7万(1991)。首府墨尔本。原为人口稀少的畜牧地区,自1851年发现金矿后,人口激增,工业发展。澳大利亚山脉横亘中东部地区,余大部为平原。气候温和,多雨。墨累河蜿蜒北部州界,农牧业、工业、服务业均很发达。河流灌溉面积占总耕地的四分之三,盛产小麦、燕麦、马铃薯、葡萄等。羊毛、牛羊肉、奶制品等产量丰富,并有优良木材。工业以冶金、机器制造、电力设备、汽车、化肥、毛纺织、石油炼制为主,飞机制造工业也很重要。主要城市有墨尔本、吉朗、巴拉腊特、本迪戈等。
二、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和英国名将威灵顿有关系吗?
新西兰是英联邦国,许多城市街道学校都沿用英国原称,澳洲也如此,美国也是.英国有惠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新西兰也有Wellington College,是个很棒的男校,就在首都总督府旁边;但国内提到的惠灵顿公学是英国的学校,受英国教育部管辖,和新西兰无关。
三、香港街道名称?
香港街道的名称有兰桂坊、钵兰街、庙街、鸭寮街、上海街。
兰桂坊,位于香港中环区的一条呈L型的上坡小径。是由德己立街、威灵顿街、云咸街、安里、仁寿里及荣华里构成的一个聚集大小酒吧与餐馆的中高档消费区,深受年轻一代、外籍人士及游客的欢迎,是香港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四、天津市新东方少儿英语在什么地方?
1、天津中心校区: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19号天津中心
2、福玛特校区: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131号微沃大厦
3、营口道校区: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4号龙通大厦
4、风荷新园校区:天津市南开区西市大街风荷新园底商
5、大悦城校区:天津市南开区南门外大街与南马路交口中粮写字楼
6、新东方大厦校区:天津市南开区西市大街故里花园
7、梅江校区: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76号
8、凯旋门校区:天津市河西区南京路66号凯旋门大厦(天津新东方学校)
9、万达校区: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万达公馆底商
10、七中校区:天津市河东区嘉华新苑
11、诺德校区:天津市河北区律纬路50号诺德中心
12、惠灵顿校区:天津市大丰路与小伙巷交口东惠灵顿社区
13、枫丹校区:天津市武清区东蒲洼街道雍阳西道
14、合家校区:天津市武清区前进道与建设南路交口合家广场
15、金晖校区:天津市新城福源道南侧金晖中心
五、兰桂坊电影拍摄场地?
几乎所有TVB时装剧都会在兰桂坊取景。一条呈L型的上坡小径,取其兰桂腾芳之意,德己立、威灵顿街、咸街、和安里、仁寿里及荣里构的一个聚集大小酒与餐馆的中高档消费区,深受产阶级、外籍人士及游客的欢迎。
两条平行的步行街,外加一小段连接两条步行街的道,实在不和我想象中的浪漫情调相比。步行街不长,每条步行不过七八分钟路程。街道两旁的酒吧门面狭小,布置没什么特别,不过每两步都能见老外端着酒杯当街而立,边饮边聊。赶着去山顶看夜景也只路过而已,华灯还未初上。
六、新西兰有什么特点?
新西兰北岛与南岛,不仅有迷人的风光与现代城市,也是运动休闲难得的好去处。虽然新西兰历史较短,缺少具有历史意义的观光胜地与古迹,但自然风光随处可见,是喜爱田园风味、热爱大自然人士的观光首选之地。这里一年四季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虽是大洋中的岛国,却从来没有台风的袭击。踏上新西兰,人们马上会相信这里绝对是目前世界上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空气和水污染问题好像与这里无缘。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草,四季鲜花,不同的植物群落丛生,各种漂亮的鸟和野鸭经常在城市街道与人一起散步。蔚蓝的海湾里,白帆点点。经常有鲸鱼、海豚出没,在市区海边就能钓到鱼。 新西兰也是个刺激乐园,新奇活动数之不尽。在蜿蜒河道上乘喷射快艇,急湍激流中划橡皮筏;从高桥往深谷腾空跃下的“蹦极跳”也是从新西兰传向全世界,还有潜水、罗托鲁瓦的温泉等,令人乐而忘返。新西兰人喜欢自然纯朴的生活方式。除白领阶层在工作时间需男穿西装打领带、女穿套装外,其他无论男女老幼的衣着都是色彩斑斓的T恤或牛仔裤等棉质、毛质休闲服。新西兰人收入的大部分都花在住房和娱乐、旅行上新西兰的住房条件是相当好的。几乎家家户户都住在像小别墅一样前后有花园草坪的独立住宅里,亚洲国家多见的火柴盒式公寓楼,在这里基本见不到。所有城市中,除商业中心有高楼大厦外,其它部分都是低平的住宅区。 南岛避暑胜地 皇后镇(昆士敦)是南岛的避暑胜地,它位于南岛南部的瓦卡蒂普湖北岸。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淘金热时期,皇后镇有1万居民,如今常年住在这里的仅有1600人,而夏天来此避暑的则有2万人。至今,市民渡湖仍沿用传统的老式独木舟。在这样一个宁静优美的地方,新奇刺激的旅游项目多不胜数。近年在中国热起来的“蹦极跳”就源自此处。此外,这里还有定向滑竿、滑雪、橡皮筏漂流、滑翔风筝、骑马、打高尔夫球等项目,令人乐趣十足。玩累了,游客们可以去葡萄园品尝纯正的新西兰葡萄酒,相信这产自世界上最南端的葡萄园的美酒佳酿,一定会令你唇齿留香南岛作为旅游胜地,最蔚为奇观的是赛尔福特海峡和雄伟的库克山。在赛尔福特海峡,游人可以看到悬崖峭壁、晴朗高旷的天空和繁茂的热带雨林。通过一条穿过山岭的隧道,可以直抵海峡的尽头,在那里游客可以看到世界上最高的瀑布———萨瑟兰瀑布,它的高度达580余米,气势宏伟,辉煌壮丽。 “千帆之都”奥克兰 奥克兰,有“千帆之都”的美称。到处是海滨公路,在市内任何位置都能看到清澈的海水和美丽的沙滩。现代气息浓郁的“女王大道”、充满传奇色彩的“伊甸山”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奥克兰还是购物者的天堂,位于港口边的皇后街、百老汇、新市场街和爱略特街是市内的商业中心,时装、百货商品齐全。风格迥异的女王大道和帕奈尔区是品味奥克兰的现代光芒与悠然古意的最佳选择,这里的新旧交融正是奥克兰生命之树常青的奥秘。 “风都”惠灵顿 首都惠灵顿以“风都”著称,因其地势较高、依山傍水、紧靠库克海峡,常有海风侵袭,故称之为“风都”。惠灵顿是新西兰的首都及第二大城市,为往来南北二岛的交通枢纽,也是新西兰的文化中心。市郊的山坡和平原上,随处可见绿油油的原野,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徜徉着,怡然自得地吃着青草,和风阵阵袭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惠灵顿市内最壮丽的建筑物是维多利亚式的议会大厦和总督府。市区内的植物园及其北端的诺威多蔷薇公园颇负盛名,春天郁金香盛开,夏日玫瑰吐艳,风光旖旎。用木头建成的圣保罗大教堂宏伟壮丽,也为城市增色不少。 北岛的温泉城 罗托鲁阿是南半球最有名的泥火山和温泉区。位于北岛中部,距奥克兰3小时车程。罗托鲁亚以其地热奇观驰名世界,常年游客如云。在罗托鲁亚,你可以饱览地热喷泉的奇景、沸腾的泥浆池以及彩色温泉梯田,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造化。在硫磺喷泉区里,蒸汽弥漫,泥浆跳跃。其中的华卡雷瓦雷瓦喷泉定时喷发,水柱擎天,它的照片已成为罗托鲁阿的象征。有的喷泉温度竟达沸点,游客可以将食物放在篮内投入喷泉中煮熟,甚至可以用硫磺山上喷出的蒸汽将食物煮熟。
七、兰桂坊事件介绍?
香港兰桂坊跨年夜踩踏事故
1992年香港兰桂坊发生的事故
1992年12月31日晚,数以万计市民同游客到兰桂坊庆祝新年的来临,当晚在中环德忌笠街布置了巨型气球,电视台在现场做节目。
接近元旦倒数时段,在场聚集2万人,挤爆兰桂坊多条街道,场面开始失控,有人喷气罐式彩带,又喷啤酒汽水,开始掟酒樽,烧报纸,现场人士想走避,但人太多走不动,开始有推撞的情况。结果21人被踩死,63人受伤。
中文名
香港兰桂坊跨年夜踩踏事故
外文名
Lan Kwai Fong, Hong Kong, New Year's Eve stampede
事故伤亡
21人被踩死63人受伤
事故地点
香港兰桂坊
事件背景事件经过事件结果救助情况事后检讨事件影响TA说
事件背景
1992年12月31日晚,数以万计市民同游客到兰桂坊庆祝新年的来临,当晚在中环德忌笠街布置了巨型气球,电视台在现场做节目[1]。
接近元旦倒数时段,在场聚集2万人,挤爆兰桂坊多条街道,场面开始失控,有人喷气罐式彩带,又喷啤酒汽水,开始掟酒樽,烧报纸,现场人士想走避,但人太多走不动,开始有推撞的情况。结果21人被踩死,63人受伤[1]。
事件经过
1992年12月31日晚,香港兰桂坊被布置成了跨年的舞台,布置了巨型气球,还有电视台直播现场盛况,收视率可比央视的春晚。在现场,香港警方派驻了118名警员在场维持秩序,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多达2万名香港市民和游客[2]。
这聚集了2万人的兰桂坊先前并无混乱,只有极少人因秩序原因被警方拦在场外。但是随着倒数临近,兰桂坊开始失控:有人喷射气罐式彩带、喷洒啤酒及汽水、掷扔酒瓶甚至砖块,更有人焚烧报纸[2]。
1993年1月1号零时10分,情况失控,有人首先跌倒,人群好像骨牌那样相继跌倒,但威灵顿街仍不停有大量不知情的人群涌入,出现人踩人情况,街道太窄想走也走不到,有人甚至被四层人压住。之后开始有人发现被压的人受伤,呼救声此起彼落,人群才慢慢挤压。大量伤者倒在路边,游人的个人物品散落于地上[1]。
事件结果
事发5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现场,救护员拉出被压的人群,部分已无知觉,结果有21人死63人伤,是香港庆祝新年活动最严重的意外。
救助情况
香港政府消防处于当夜00:01收到第一个求救电话,第一辆救护车于十分钟后抵达现场。由于现场并没有设立临时救护站,警员与在场的休班医护人员首先协助救援,并现场指导其他游人替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法。不少伤者手脚骨折,大部分重伤者因大脑缺氧而面部呈紫色,有些已经双眼反白及瞳孔放大[2]。
救助现场
即便如此,担架床还是不够用,不少伤者在进行即场急救后由警员抬上救护车。香港医院管理局于时间发生半个小时后,采取“灾难性意外事件处理”,派出流动医疗车到场协助拯救,伤者经现场急救及分流后,骨折及轻伤者和重伤者分别送往不同的医院接受治疗。香港医疗辅助队于事件发生后一小时派出医疗辅助队应急特遣队到场拯救伤者,然而于红磡海底隧道受交通分流影响,最后只能在兰桂坊附近设立伤者收容处。所有伤者于02:34全部送抵医院。香港消防处于两个半小时内共派出20辆救护车,接载69名伤者到医院[2]。
事后检讨
警方低估控制秩序的难度
当时的港府委任大法官展开独立调查,并限于两周内完成中期报告,供农历新年多个大型活动的控制人流措施作参考。1993年1月11日,事件发生后的十天,大法官提交了中期报告,报告指:香港警方没有试图控制聚集人数,虽然是出于不想破坏节日气氛的好意,却低估了控制秩序的困难度。事实上,当晚只有一对推著婴儿车的夫妇及一名坐轮椅的人士被警方劝喻不准进入事发现场。加上现场是斜坡且湿滑、不少人酩酊大醉,造成非常危险的环境[2]。
中期报告评估支援与服务
另外,中期报告提出六点建议,包括建议警方针对参与大型活动的人数进行评估及执行必要的人流限制措施、加强市民注意大型活动安全的宣传、大型活动安排医疗人员及民安队支援等。最后报告于1993年2月26日发表。另外,有议员指出地铁于除夕夜无提供通宵服务,导致有群众恐慌无地铁而心急回家,间接造成伤亡意外,此后地铁为免再发生类似事件,故此由同年12月起每年新年前夕甚至圣诞节平安夜,地铁服务便通宵开放。如今,香港警察在节日及庆祝活动期间,于兰桂坊一带实行人流管制,限制进入兰桂坊的人数,并引导人群朝单一方向行走[2]。
事件影响
兰桂坊惨剧于元旦日发生,同时通过香港传媒广泛报道,极端悲惨的画面造成不少市民心理困扰,心理学称为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当时玛丽医院及香港心理学会特别设立心理辅导热线,为目击者、救援人员及其他受影响市民提供协助。此为香港首条为灾难事故设置,由临床心理学家接听的辅导热线。事后警方接纳有关报告的建议,检讨日后大型活动的人流管制措施[2]。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