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婚习俗禁忌有哪些?
1、在挑选结婚吉日的时候不能选择3、7、9月,因为3月包含清明,7月包含盂兰,9月包含重公,这几个日子在中国都是属于“鬼节”,因此不适合结婚。
2、每个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是传说中三娘煞的日子,这几天三娘会专门破坏新人结婚,因此也不能选。
3、选择的结婚吉日不能和新郎新娘的父母生辰相重合。
二、潮汕结婚习俗禁忌有哪些?
迎亲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条联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
三、芬兰有哪些礼仪习俗与禁忌?
身份特征
在芬兰,男女平等的程度非常高。从妇女在政治和社会其它领域内掌握的高等职位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学术领域,也有无数妇女身兼要职。近些年,来芬兰的商人们发现,在谈判桌的对面“更公平的性别”的数量正在增长中。芬兰福音路德教堂可以给妇女授以牧师的神职。在许多教区内都有女性牧师。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妇女被选为主教。
对女性采取沙文主义或施恩般的态度一般是不被接受的,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态度依然存在。女性的确也欣赏传统的礼仪,但是最终她们还是以男性是否以平等态度相待来评价一个男人。芬兰女性一般经济独立,比如,她们可能会提出负担餐厅账单上自己消费的那部分费用。男性可以礼貌地拒绝这一提议,但是也可以同样礼貌地予以接受。
在国际背景下,或者当用到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情况下,芬兰人已经习惯于政治上正确无误的语言,即传统的男性词被性别中性的词所取代。比如说,主席就用chairperson这个词。或者,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同时被使用,比如,他/她(he/she)。在芬兰语中,后一个问题其实并不存在。第三人称单数在芬兰语里面只用一个简简单单的hän就同时概括了两种性别的他和她。然而,还是有不少职称是用–mies (男人)这一词根结尾的,但并不存在性别指向的问题。作为国外来的客人,应该遵循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的特定惯例。
交谈:
关于芬兰人是保守的和沉默寡言的一族的观念已古老而过时了,而且特别不适用于年轻一代。然而,我们的确可以说,芬兰人对于话语和演讲抱有一种特殊的态度。他们把话语看得很重,并且言而有信。芬兰有句谚语,“看人看话,抓牛抓角”。芬兰人会谨慎地考虑他/她该说些什么,并期待别人也是如此。 他们觉得口头的协议和承诺是有约束力的,不仅对他/她自己,对另一方也是这样。他们认为,无论这些话是在何时何地说的,话语的价值是一样的。来芬兰的访客必须记得,即便是用一种轻松谈话的方式发出的邀请和希望也常常是被当真的。比如,“我们什么时候应该一起吃顿午饭”之类的提议。 如果你事后又将这种建议抛诸脑后的话,就会引起听者的担心。众所周知,礼节性的轻松交谈是芬兰人所缺乏的,也是被觉得靠不住和不十分被重视的。
芬兰人很少会和陌生人说话,除非有特殊的推动力促使他/她这么做。外国人常常注意到,芬兰人在地铁,公共汽车或电车上都令人好奇地沉默着。在电梯里,他们也象地球上的其他人一样,忍受着同样的缄默的难堪。 然而,一个握着地图的游客在街角或是任何其它公共场所总能得到帮助,因为芬兰人的好客会使他们轻易地克服习惯性的保守。
芬兰人更善于聆听,而不是谈话。打断别人的说话是不礼貌的。如果谈话有中断的话,芬兰人是不会觉得紧张的。沉默也被视作交流的一部分。芬兰人通常说话不慌不忙,即便是在说自己母语的时候。很多外国人都觉得芬兰电视中新闻阅读的速度很可笑。 虽然很多芬兰人精通好几种外语,但他们可能在说这些语言的时候会使用一种小心翼翼的语速。尽管如此,在合适的情况下,芬兰人也会变得激动和滔滔不绝。
一旦比较了解了一个陌生人之后,芬兰人就会挺愿意讨论任何话题。
在芬兰和在其它地方一样,共同的兴趣爱好是谈话和交换观点的一个自然的话题。 和芬兰人谈论关于文化,艺术或者体育的话,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一次有趣的谈话。体育是一个特别可行的话题,因为近年来,芬兰人在体育上获得不少成功。不光是在传统的长跑和冬季运动项目上,芬兰现在还有了世界级的足球运动员,赛车手和高山滑雪选手,并且也有了不少这些领域内的业余爱好者和狂热分子。
问候
问候时,双方握手并对视。深鞠躬则表示了特别的敬意。在一般情况下,点头就够了。 芬兰式的握手简短而坚定,不附带其它象触碰肩膀或上臂的手势。当问候一对夫妇时,应当先向妻子致意。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接到邀请的夫妇则应先向主人致意。和孩子致意也是通过握手的方式。 问候时拥抱在芬兰是很少见的。 在街上遇到熟人时,男人一般要举起他的帽子。在非常寒冷的冬天,则只要用手在帽沿上碰一下就够了。
问候
和别的国家的人一样,芬兰人也接吻,但是很少在问候的时候这么做。吻手礼也很少见。朋友和熟人在见面时可能会拥抱,吻脸颊也不是不可以,但在农村并没有这样的习俗。对于在脸颊上吻几次也没有特别的规定。不过,大多数芬兰人觉得三次有点太多了。男人之间问候的时候很少亲吻彼此,而且从来不会象我们东面的邻居那样亲吻嘴唇。
饮食
芬兰烹饪具有西欧,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的元素。餐桌礼仪是欧洲式的。早餐可以很丰盛。午餐时间一般是11点到下午1点之间。 工作时间的午餐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过去一度盛行的冗长的商务午餐现在也压缩到了90分钟或两个小时。家里的晚餐一般在晚上5点到6点之间进行。大多数餐厅从晚上6点开始供应晚餐。许多餐厅在营业时间结束前5分钟停止点菜,所以在订座之前最好先询问一下餐厅营业时间。 音乐会和戏剧表演通常在晚上7点开始,观众们会在散场后10点左右去用餐。
餐厅的菜单和家庭烹饪很少会有西方访客所不熟悉的食品。日益增加的对营养的意识已经让芬兰人的饮食从一度的量大油腻转向较为清淡的食品。较高档的餐厅也会提供适应不同需要的膳食。不断增加的各国风味餐厅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晚餐时,啤酒和葡萄酒和菜肴搭配在一起,但午餐的时候则很少有人点酒喝。
在晚宴上,如果需要的话,主人会定好座位排序。主客会被安排在女主人的右边。如果那是一个仅有男人参加的晚宴的话,主客会坐在男主人右侧。这个座位是大多数芬兰人所害怕的,因为晚宴之后,主客需要对主人说几句感谢的话。只有等每位客人面前都端上了菜,客人们才可以开始用餐。通常,主人会在宴席开始的时候祝酒,祝愿他的客人们“hyvää ruokahalua”,也就是“胃口好”。客人们应该在主人祝酒之后再开始饮酒,唯有在晚宴迟迟没有开始的情况下才可以先喝起来。
芬兰人很少会在宴席进行的中途致辞,但在正式的场合则会这么做。在这种情况下,致辞经常会在两道菜上菜的间歇期进行。在宴会期间,主人会向每位客人敬酒,或者客人们可以举杯并注视对方,向彼此敬酒。当喝完杯中酒,把杯子放到桌上时,应该再度注视一下对方。
宴席通常以咖啡收尾。餐后酒也会和咖啡一同,或是紧接着咖啡之后被送上来。如果主人允许吸烟的话,这也是拿出香烟或雪茄烟的时机,除非主人已经之前就已经允许或者建议过了。离开餐桌的时候,无论主客是否已经致谢过,客人们也应该在合适的时候向主人表示简短的感谢。
抽烟
抽烟在近年来已经减少,大家对于抽烟也更加持有否定态度。法律不允许在公共建筑和工作场所吸烟。芬兰人一向遵纪守法,对这项规定也不例外。然而,抽烟在各种年龄层次中仍非常常见。国际性的潮流已经增加了一小部分吸烟者对于雪茄的兴趣。
和很多其它国家一样,芬兰禁止在大多数餐厅和其它一切有执照的场所吸烟。
吸烟者应该懂得为他人着想。当客人应邀到主人家中作客,即使烟灰缸就摆在那里,客人也应该询问主人是否介意他抽烟。吸烟者可能会被带到阳台上,冷空气会让尼古丁的摄入量减少。
四、俄罗斯有哪些习俗与禁忌?
俄罗斯习俗与禁忌
喜丧礼仪
俄罗斯人的传统婚礼仪式,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婚礼上,盐和面包是必不可少的,新郎父母把最洁白的盐洒在新人头上,再在圣像前吻贺新人;新郎新娘则各拿一块面包蘸上盐,献给父母。现代俄罗斯人的婚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旧的习俗已逐渐消逝,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
主要禁忌
俄罗斯人忌讳13,喜欢7。 镜子在俄罗斯人看来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就意味着灵魂的毁灭。俄罗斯境内的犹太人不吃猪肉,伊斯兰教徒则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
习俗礼仪
(1)社交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
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在称呼方面,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
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
(2)服饰礼仪
俄罗斯大都讲究仪表,注重服饰。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里,俄罗斯目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
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之后务请立即自觉地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这是一种礼貌。
餐饮礼仪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
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时,他们多不削皮。
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能喝冷饮。具有该国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们最爱喝的酒。
此外,他们还喜欢喝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
用餐之时,俄罗斯人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
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4)习俗禁忌
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
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
俄罗斯人非常崇拜盐和马。
俄罗斯人主张“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们也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
俄罗斯人讲究“女士优先”,在公共场合里,男士往往自觉地充当“护花使者”。不尊重妇女,到处都会遭以白眼。
俄罗斯人忌讳的话题有: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国地位问题。
五、侗族的习俗和禁忌有哪些?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侗族婚礼禁忌:忌同姓结婚。五行相克不婚(尤不喜水克火)。属相相冲不婚(有羊怕鼠、蛇怕虎、龙怕虎、马怕牛、金鸡见犬泪交流之说)。忌正月、三月、五月嫁娶、定亲。忌寅年婚嫁。忌接亲时碰见孕妇、丧事。新嫁娘忌在半路说话。新娘进新郎家门时忌碰见新郎家人,全家要回避,否则不睦。陪嫁的箱子、水桶、盆忌空去,一定要用它物或米充实。已嫁之女,回娘家时忌开禾仓、拿炊具。侗族妇女如果看到长辈男子在楼下,这时就不能上楼。
侗族崇拜龙,天边出现彩虹,称做"龙喝水",谁家也不能去挑水,也不能用手指虹。还崇拜鱼,认同族或认亲时,先问对方是否知道三鱼共头(其先民的图腾符号),若答得出,便认为是同族人。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请客送礼都离不开鱼。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
六、吃年饭的习俗,规矩,禁忌有哪些?
1、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2、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3、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4、南方人喜欢吃米团子、水磨年糕、汤圆,还有的吃生蒜和皮蛋。其中年糕寓意最明显:“年年(黏黏)高(糕)”,吉祥如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而北方人传统食品以面食为主,饺子是最普遍的过年食物,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习惯。5、吃鱼年三十晚上,再困再累也不合眼,就等着吃饺子,吃出钱币,心里高兴。再就是鱼,这也是年夜饭不可缺少的,而且不可以吃光,要剩下一点,寓意着“年年有余”。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年夜饭,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有说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年夜饭吃什么?春节全国各地美食习俗大搜罗
七、西班牙有哪些奇特的习俗和禁忌?
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天生喜爱鲜花,尤其是石榴花。但马德里人忌讳送大丽花和菊花,只有在葬礼上才会送菊花。送花的时间也有讲究,每月的13日一般不宜送花,送花时也不该送13支,因为“13”这个数字在西班牙人心中很不吉利。西班牙是欧洲禁烟最为严厉的国家之一。商业中心、剧院、酒吧、餐厅等场所禁止吸烟。公众场合请勿吐痰、大声喧哗,排队时不可插队拥挤,勿随手扔垃圾、吐口香糖。教堂、宫殿、高级娱乐场所为公认的正式场合,进入时衣着须端庄整洁。不要未经允许给陌生人拍照,景点若规定不可拍照摄像,请予以遵守。
八、新西兰人有哪些禁忌?探索新西兰文化的禁忌事项
尊重文化:了解新西兰人的禁忌观念
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与新西兰人交往时,了解其禁忌观念非常重要,以避免无意中冒犯他们。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西兰人禁忌,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这个国家和人民。
不可触碰的话题:新西兰人的敏感主题
在与新西兰人交往时,有些话题是敏感且应该避免谈论的。例如,种族、宗教和政治是一些新西兰人普遍认为不宜讨论的话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体的信仰、身份和价值观,可能引发冲突和不愉快的局面。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敏感性,并谨慎避免这些话题。
场合和礼仪:新西兰人的社交礼仪
在新西兰,有一些社交场合和礼仪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举例来说,当您进入新西兰人的家庭或场所时,要主动脱鞋以表示尊重。此外,触摸他人的头部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头部在新西兰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部位。另外,谦虚和谨慎的行为和言语受到新西兰人的赞赏,因此我们应该避免过度表达自己或引人注意的行为。
环境保护:新西兰人的绿色意识
新西兰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保护环境是新西兰人民的共同责任。在新西兰,你会发现人们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垃圾分类、节能和减少浪费是新西兰人常常提倡的生活方式。作为访问者或居民,我们应该遵守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并尽量减少自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感激与总结:尊重新西兰人的禁忌观念
通过了解新西兰人的禁忌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在与新西兰人交往时,避免敏感话题、遵守社交礼仪、重视环境保护都是必要的。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并使您与新西兰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最后,非常感谢您阅读这篇关于新西兰人禁忌的文章。我们希望通过本文为您提供了对新西兰文化禁忌的更深入了解,帮助您在与新西兰人交流和相处时更加顺畅和友好。
九、马来西亚的习俗禁忌有哪些?
1、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 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2、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
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
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3、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4、其他禁忌或礼节
1.不可穿短裤、短裙进入寺院。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2.马来人忌讳摸头,认为摸头是对人的一种侵犯和侮辱;
3.在和马来人交谈时,不要把双手贴在臀部上,因为这种方式表示发怒;
4.马来人习惯用右手抓饭进食,只有在西式的宴会上,马来人才使用刀叉和勺子;
5.马来人忌讳乌龟,认为乌龟是一种不吉祥的动物。此外,如果到马来西亚有商务活动,好安排在每年3月至11月间,因为大多数马来商人于每年12月到次年2月间休假。
十、法国人有哪些民间禁忌习俗?
法国人忌讳核桃,厌恶墨绿色,忌用黑桃图案,商标上忌用菊花。
法国人还视孔雀为恶鸟,并忌讳仙鹤(认为它是蠢汉与淫妇的象征)、乌龟,认为杜鹃花、纸花不吉利。
法国人还忌讳男人向女人送香水,因为这有过分亲热和图谋不轨之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