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食人鸟长多少米?
新西兰食人鸟神风翼龙的翼展可达到10米,它们广泛生活在0.65-1亿年前白垩纪末期,现代的鳄鱼是它们的近亲。它们是曾经在空中最大的动物,其身高与长颈鹿相近,膜状翼展延伸可达到10米以上。在飞行中这种超级动物可运用所有的肢体,飞行时后腿收缩,折叠的翼展伸展开来。它们会掠过湖面和海面,从水中捕食鱼类。近期,依据对骨骼化石和足迹的分析研究,神风翼龙是站立着捕食,非常像现代的鹳,主要以小霸王龙为食。
新西兰食人鸟长3米。
哈斯特鹰外形上与现代鹰比较接近,翼展达到3米长,体重达到18公斤,是迄今为止体型最大的鹰。
新西兰鹰真的吃人吗?还是不存在的?
近期发表于新西兰《生物公共图书馆杂志》上的一项化石DNA研究结果证实,有史以来最大的食肉鸟类之一,目前已经灭亡塌尘饥的一种巨鹰,曾经是新西兰岛上最主要的食肉动物,与现在世界上最小的鹰源于同一祖先。
参与该研究的科学家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和新西兰的坎特伯雷大学。研究小组由牛津大学古生物分子中心的艾伦-库珀领导,科学家从2000年前的鹰化石中提取DNA。
最初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哈斯特鹰和澳洲楔尾鹰的关系。但是,DNA检测结果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证明新西兰鸟类事实上和世界最小的鹰有基因上的密切关系。这种小鹰来自澳大利亚岛和新几内亚岛,通常体重不超过1公斤。但是,哈斯特鹰重达10到14公斤――比现存的最大的肉食鸟类、拉丁美洲的哈尔皮埃鹰还要重30%~40%,几乎达到了可飞行鸟类的体重极限。
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两种物种居然会在基因上有密切联系,并且科学家推测它们共同的祖先生活在不到一百万年前。也就是说这种小鹰到达新西兰岛后,在那期间体重增长了10到15倍,这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是快得难以置信的。这样快的进化速度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都是空前绝后的。
哈斯特巨鹰是当时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高”的掠食者,它们捕食恐鸟(一种新西兰无翼大鸟食草动物、不能飞行,每天能捕食200公斤的东西)。为了在森林中飞行,巨鹰必须缩短翅膀,即使那样也有3米长。它们从侧面攻击捕食动物,用它那老虎般大小的爪子猛地向捕食动物抓去。一旦抓住,巨鹰另一只大爪子只需在恐鸟头上或者脖子上一击就能让猎物当场毙命。
科学家相信,这种大鸟灭团返绝于兄型人类移居新西兰岛之后的2个世纪内,也就是大约700年前。森林大火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人类的存在切断了它们的食物供应。也有一些证据证明这种巨鹰有可能是被猎杀灭绝的。
对于远古生物的生活习性,科学家只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推测。新西兰鹰是一种远古猛禽,它们的化石也确实被发现过,而至于它们吃人的说法,也只是科学家们基于研究野搜作出的推测。究竟事实是怎样,颂芦历哗饥恐怕谁也无法知晓。
住过4年,从来没见过鹰长什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