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介绍

2023-08-15 07:29 点击:225 编辑:admin

一、长颈鹿介绍

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 。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

长颈鹿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

长颈鹿全身被毛疏短,身披浅黄底色、镶有布满形状大小不同的黑褐色花斑网纹的外衣,皮肤上的花斑网纹是一种天然的保护色。

长颈鹿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是草食动物,以树叶及小树枝为主食。在野外长颈鹿的寿命为27年左右,动物园里的能活超过29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是南非的国兽。

长颈鹿有9个亚种,全部栖息于非洲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灌丛、开放的合欢林地、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和树木稀少的半沙漠地带。没有领土意识,善于交际,形成松散的群落,活动区域介于5和650平方公里。

长颈鹿群居。有时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日行性。嗅、听觉敏锐,性机警、胆怯,平时走路悠闲,但奔跑迅速。

扩展资料:

野生长颈鹿被猎杀及被保护情况:

在非洲,由于刚果人、坦桑尼亚人皆迷信食用长颈鹿的脑与骨髓,可以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造成野生长颈鹿被大量猎杀,长颈鹿漂亮花纹的皮,可以拿来制作帽子、皮鞋、皮带等饰品,肉可供食用。更可怕的是,当地居民迷信食用长颈鹿的脑组织及骨髓,可以使爱滋病患者恢复健康。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8日公布最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首次将长颈鹿列为“易危”物种。此前,长颈鹿被列为“无危”物种,今年连升两级,跳过“近危”,成为易危动物。

长颈鹿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 ver 3.1——无危(LC)。

长颈鹿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易危(VU)。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到2016年统计,1985年全球的长颈鹿数量估计有15.2万至16.3万头,现在锐减至约8万头,在30多年间大幅减少将近四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面积地区的长颈鹿大量消失,并未引起国际关注。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长颈鹿专家芬妮斯说:“在野生动物园、传播媒体和动物园里经常可以看到长颈鹿,人们根本不知道这种非常珍贵的动物正默默的走向灭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长颈鹿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30年来数量减四成 长颈鹿被列为“易危”物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非洲野生长颈鹿遭大量猎杀 全世界已不到8万头

二、佛教拈花指是什么意思?

拈花指源于佛家「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的典故,包含两层意思:

1、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

2、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师徒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

典故出处: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

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扩展资料:

典故大意: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

参考资料:拈花微笑-百度百科

三、假李逵剪径劫单身概括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回家搬母,宋江不让带板斧,带一朴刀上路,途中遇李鬼冒名自己剪径打劫,李逵将其制服,李鬼骗他为了赡养老母才无奈至此,李逵想起自己的老母心软未杀他,并给他银子十两。

后来李逵又饿又渴到一间农户寻饭吃,听到这家妇人与她丈夫的谈话,后知受骗,那妇人丈夫就是李鬼,李逵杀了李鬼,李鬼妻逃走。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水浒传》的结构是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纵贯全篇,其间连缀着一个一个相对独立自成整体的主要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自身在结构上既纵横开合,各尽特色,又是整个水浒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水浒传》的这种独具特色的结构,是民间艺人“说话”特色的具体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是《水浒传》的语言,它在群众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保存了群众口语的优点,具有洗练、明快、生动、色彩浓烈、造型力强的特色。

《水浒传》的语言,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故其语言特色,明快、洗练。如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又生动。

《水浒传》的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写鲁智深打店小二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还不足表现鲁达之愤怒,而用了一个“开”字,表现出其神韵。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水浒传(元末明初传为施耐庵创作长篇小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新西兰是澳洲的吗
上一篇:南瓜是什么样的,9种南瓜形态各不同